![]() |
厦门鸿山慈善会在会展... |
![]() |
云南省佛教协会举办“... |
![]() |
东方山佛教协会赴罗田... |
大佛寺作为都市佛教的践行场所,秉持耀智大和尚无缘大慈同体大悲之愿力,与时俱进,吸收现代化管理之精髓,更好的发挥“弘法共修、文化教育、慈善公益、对外交流”四方面的职能,于2018年10月11日上午,在普觉大楼四楼茶室,举行了一次有意义的团建活动。
本次团建以“组织管理与沟通艺术――如何提高工作效率与团队凝聚力”为主题,诚邀台湾教育专家纪洁芳教授开展,各部门8队共56人参与活动。耀智大和尚慈悲关怀大众,亲临现场。大家虔诚恭请大和尚开示。
大和尚的开示从组织管理开始。何为组织?就是团体、社团。一个寺院,从整体来讲是一个大组织,寺院里面的各个部门、团队则是小组织。不管是大组织还是小组织都要搞好,用现代社会比较时髦的话来讲,就是建设各种高效优质的团队。大佛寺这一组织的的性质,不同于政府的依法行政,也不同于企业的利益最大化,是作为人间佛教践行的都市化丛林,其发展遵循赵朴初居士曾提出的“一个思想、三个传统、五个建设”体系。即一个思想:佛法根据时代背景,不能违反时代,要与时俱进;三个优良传统:农禅结合,学术研究,增进国际友谊;五个建设:信仰建设、道风建设、人才建设、教制建设、组织建设。
大和尚同时指出,五个建设是佛教最基本的内部建设,要发挥佛教的优良传统,把佛法传播到世界各地,庄严国土,利乐有情,这五个建设是基本的。内部没有这五个建设,其他无从谈起,这五个建设之间,互相又是连带的。信仰建设是首要,道风建设是基础,人才建设是关键,教制建设是制度,组织建设是保障。最后,大和尚以大佛寺的初心发愿作为鼓励,勉励大家不忘初心,秉持利益众生之宗旨,发起慈悲心践行佛法,同时作为组织管理的心要,大和尚以十大愿王的第一大愿启示大家:礼敬诸佛,包括过去诸佛、现在诸佛、未来诸佛,亦即礼敬一切众生。
众人得闻,俱虔诚合掌,恭敬礼拜大和尚。
接下来,在一段清净的佛号梵音中,开始了本次的团建活动。纪教授以EQ与IQ的组合开始,启发众人对“人”的思考,作为管理,从专业、人际关系、理念三者的比例,去思考能力的配比成分与发展方向。
首先是团队精神的展示,每组的口号表现,各展身手各显神通各具特色,大家也是会心一笑。
笑声过后,便是思考“拥有良好的人际关系需要什么”。在组长的带领下,各组在各自的“领地”开始探讨。什么是头脑风暴,恐怕就是如此吧,积极思考,畅所欲言,伴随着一阵阵笑声,诸如“要有智慧,对不对”“要像机器人吧”……
而最后的展示中,大家却是一派庄严和宁静。“倾听、交流、将心比心、理解、包容、尊重信仰差别、拥有共同信仰、平等、上敬下和的语言、般若智慧、辛勤付出、冷静……”当第一个发言的小组开始发表的时候,全场的成员纷纷陷于深思,其他的小组也纷纷补充自己的思考,如“四摄法”、“十大愿王”、“依教奉行”、“善巧方便”、“广结善缘”……
如躬行慈悲的诺贝尔和平奖德蕾莎修女所说:在别人需要的地方看到自己的责任。帮助别人其实在帮助自己。
最后一个环节,便是放飞气球的时间。大家纷纷沉寂在思考中:
1、今生今世,最感恩的人是谁
2、伤害过你,你愿意原谅的人是谁
3、你伤害过的,想说对不起的人
4、已不在世,但非常想念的人
5、今天的收获最想分享的人
6、直至2018年12月31日,最想完成的心愿
随着气球,把慈悲与爱放到无限的空间……
活动的尾声,大和尚为大家作结语:
礼物很轻,情义很重,这也是沟通感情的重要起点,这与人际关系、社会团体有关,个体离不开群体,如爱因斯坦所说:“我每天上百次地提醒自己,我的精神生活和物质生活都依靠着别人的劳动,包括死去的人。”从佛法上来讲,这是人与人之间的共业,广结善缘。烦恼就是由恶缘起。意味着,我们要从自我做起,自心和善,扩大到人际关系和顺,到社会。便是佛法之新六和愿景:人心和善,家庭和睦,人际和顺,社会和谐,人间和美,世界和平。佛法讲缘起,一念不生万念不起。最后,开“心”就有意义,没有情绪化就有意义。至此,本次团建活动结束,各人各有收获,法喜充满。
赞助、流通、见闻、随喜者,及皆悉回向尽法界、虚空界一切众生,依佛菩萨威德力、弘法功德力,普愿消除一切罪障,福慧具足,常得安乐,无诸病苦。欲行恶法,皆悉不成。所修善业,皆速成就。关闭一切诸恶趣门,开示人天涅槃正路。家门清吉,身心安康,先亡祖妣,历劫怨亲,俱蒙佛慈,获本妙心。兵戈永息,礼让兴行,人民安乐,天下太平。四恩总报,三有齐资,今生来世脱离一切外道天魔之缠缚,生生世世永离恶道,离一切苦得究竟乐,得遇佛菩萨、正法、清净善知识,临终无一切障碍而往生有缘之佛净土,同证究竟圆满之佛果。